伊朗这个国家,曾经被普遍视为中东的领头羊配资网上,如今再看当年的判断,似乎并不成立,已经显得有些不再符合现实。众所周知,如今的美国与欧洲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处境颇为棘手,投入了大量资金、物资与政治支持,但截至目前,尚未看到明显的、可以量化的回报和结果。
另一方面,外界也普遍认为俄乌冲突的走向似乎接近尾声,可是在停火谈判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,各方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分歧与争议,尚未就关键分配达成一致意见。
或许是因为看到了美国和欧洲在中东事务上无暇顾及、或者担心这个时期伊朗问题被边缘化,伊朗近来选择主动出击,在国际舞台上以更加鲜明的姿态呈现自己。
据环球网8月22日报道,当天伊朗外长阿拉格奇拨打了多通电话,电话的另一端分别是英国、法国及德国的外长,构成一组重要的外交互动。
根据报道,此次通话中,伊朗方面肯定了欧洲国家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所具备的关键作用,并表示希望英、法、德三国继续协助协调,以推动解决伊朗所关注的问题。
展开剩余73%通话结束后,双方都表示此次沟通取得了积极成效,并初步确定在8月26日,伊朗与英、美、德三国之间将举行副外长级的会晤,以便就相关议题进行更具体的对话与安排。
要知道,这些年欧洲大多数时间都倾向于支持以色列,与伊朗之间的直接沟通并不频繁,且在对伊朗问题上往往与美国保持一致,实施多轮经济制裁的合作关系也较为紧密。
也正因为如此,近年来欧洲国家与伊朗之间的关系并不牢固,外交层面的直接沟通与持续对话并不充沛,缺乏实质性沟通机制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因此,这次伊朗与英法德外长的通话,被国际社会广泛解读为释放出一种新信号:欧洲与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正在扩大,也开始推动欧洲自身在全球范围内更积极地扩张影响力。这次欧伊外长通话,似乎带有某种“给美国上眼药”的意味。
在美国的视角中,中东的战略地位向来被视作高优先级的议题,那里出现的问题通常需要由美方第一时间出面掌控。如今英国、法国、德国等欧洲强国也愿意直接接触并对话伊朗,显现出一种意图削弱美国在中东的垄断影响力的信号,这对美国来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。
因此,不排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,美国会对欧洲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,甚至可能在贸易与关税等领域施压,作为对欧洲策略调整的回击。
对于伊朗而言,如果美欧之间因为自身因素而与伊朗的关系变得紧张,理论上这就已经实现了策略的一半胜利。因为在那样的情形下,美国和欧洲为了在中东重新争取话语权,可能会不惜采取多种手段与伊朗修好,甚至在某些阶段提供经济援助也有可能出现。
或许,这正是伊朗试图通过“渔翁得利、借力打力”的方式,巧妙破解自身困境的高招之一。
不过,这样的做法也极其危险,具备明显的“双刃剑”效应,极有可能对伊朗自身产生反噬。毕竟,没有哪个正常的国家愿意长期处在一个摇摆不定、随时因小利而背信的合作伙伴之下。
此外,从这件事也能看出,伊朗内部仍有不少人倾向于继续亲近美国与欧洲国家,而不是走向更强的对抗或完全独立的外交路线。
环球网 《伊朗与英法德将于26日举行副外长级别谈判》 2025-08/22
发布于:天津市上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